2025年5月30日下午,一年一度的科技节活动在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学校热烈开展。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学校分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开展了三场别开生面的趣味科技比赛活动。
来自四至六年级的30名“小小工程师”带着自己自制的水压力挖掘机,在紧张刺激的比赛中,深度体验自制手工与机械工程的独特魅力,上演了趣味挖掘机挑战赛 。

比赛分为“精准搬运”和“精准爆破”两大核心环节。在“精准搬运”环节,选手们需要在限定时间内,操控自制挖掘机,将桌子上小桶里的沙子精准搬运到指定区域的纸杯里。比赛以撒沙量少、搬运量多为评判标准,极大考验着选手们对机械的操作熟练度。赛场上,同学们熟练操作小针筒,灵活控制挖掘机完成抬臂、摆臂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展现出令人赞叹的操作技巧。


而“精准爆破”环节更是将比赛推向高潮。选手们要利用挖掘机将指定位置的“爆破物”——气球戳破,这不仅要求操作的精准性,更需要对机械力度的精准把控。现场气氛紧张热烈,加油声此起彼伏,同学们在场上沉着冷静,全神贯注地操控机械臂,用智慧和巧手诠释着对机械工程的理解与热爱。小小的气球在挖掘机的“攻击”下,每一次颤动都牵动着全场的心,当有气球被成功戳破时,现场便会爆发出一阵欢呼。


此次挑战赛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更激发了他们对机械工程领域的浓厚兴趣。通过自制水压力挖掘机并参与实战比赛,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物理原理,在竞技中感受工程魅力,实现了知识学习与趣味体验的完美融合。未来,学校将继续开展此类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们搭建更多探索科学、展现自我的平台。
三四年级学生化身“小小建筑师”,将科学知识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此次活动与四年级耕读学堂特色课程“探索黄鹤楼屹立不倒的秘密”相结合,学生们在搭建前深入研究黄鹤楼的榫卯结构、力学原理,尝试将传统建筑智慧运用到胡萝卜与牙签的组合中。

比赛现场,同学们默契分工,不断优化结构。最终,三(4)班小队以1.2米的成绩拔得头筹。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工程思维与动手能力,更让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焕发新生,激发了学生对科学与历史文化的双重热爱,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本项目旨在通过制作纸飞机,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科学兴趣。学生将使用A4纸,自行折叠,了解不同形状的纸飞机对飞行距离的影响。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1.制作环节:学生在五分钟之内自行设计折叠。
2.调试环节:通过试飞调整纸飞机角度,观察飞行效果。
3.比赛环节:比拼飞行距离。比赛的竞赛成绩为模型最终落地的位置到起点的垂直距离。

文字/图片:李书鹏 刘逸菲 邹慧敏
审核: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