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由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学校主办、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耕读学堂”第32期在附属学校录播教室开展。外国语学院外文2001班的志愿者带领着孩子们学习面具与脸谱的知识、绘制多彩面具与脸谱,感受多样的文化魅力。
活动分为两个部分:Masks知识科普与Masks绘制。
①Masks知识科普
活动开始,张楷琦老师为同学们播放了著名的歌曲《唱脸谱》。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伴着熟悉而动听的旋律,楷琦老师介绍了中国脸谱的由来,并且向孩子们提问:脸谱有多少颜色?不同颜色的脸谱含义有何区别?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
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张楷琦老师重点向大家介绍了三张面谱及其含义:红色脸谱代表着忠义、耿直、有血性,比如关羽;黑色脸谱代表严肃、不苟言笑,比如李逵;白色脸表示奸诈、多疑,比如曹操。
在介绍完脸谱后,老师又引入了关于西方面具的介绍。在英语中,西方面具与中国脸谱的单词都是Mask,但是所代表的文化背景与文化韵味是有所区别的。张老师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带给孩子们丰富的跨文化体验。
②Masks绘制
在科普完有关脸谱与面具的知识后,张楷琦老师邀请孩子们一起绘制Masks,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注意事项。
拿到材料后,孩子们都跃跃欲试,纷纷绘制起来。他们有的选择了京剧面谱,有的选择了舞会盛宴面具,有的选择了小狐狸面具。
大家都专心致志地绘制着,志愿者们也细心地指导着孩子们,帮助孩子们清洗画笔、绑扎松紧绳。
绘制完脸谱与面具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老师展示自己的成果,各种各样的面具与脸谱穿上了五颜六色的新衣,孩子们也欣喜地戴在脸上与志愿者们合照。
本次耕读学堂加深了孩子们对面具与脸谱的理解,增强了孩子们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并在实践活动中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



文字|窦昕彤(外国语学院)
图片|窦昕彤(外国语学院)
审核|喻 越(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