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走进华农附校,为六年级(1)班的同学们开展中秋节月饼知识科普活动。本次科普活动主要讲解中秋节历史习俗,并介绍月饼制作方法及储存的注意事项。
在简单自我介绍后,主讲老师凌雨峤借嫦娥后羿的故事引出了对中秋节来历的介绍。她向同学们介绍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吃月饼、祭月、赏月等。她还为大家解释了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月、地、日最接近一条直线时,月亮最圆最亮,这一天称为‘望’,但由于月亮转速有快有慢,所以每次抵达‘望’的时间不同,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接着,她向大家介绍月亮相关的诗词,并以诗句问答的形式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大家积极举手回答,现场气氛活跃。
之后,凌雨峤从月饼的分类、选购、品鉴、制作及储藏五个方面进行讲解。她借助图片,从产地、口味、馅心、饼皮四方面为大家介绍了月饼分类。在讲述如何选购月饼时,她建议大家多留意品牌和商标、生产日期及保质期,还可以通过看外观、闻味道、尝口感来品鉴月饼质量。
除此之外,她重点为大家讲解了芋泥奶酪月饼的家庭制作方法。她介绍道,制作前要先准备好糯米粉、粘米粉、糖粉、芋头、紫薯、澄粉和牛奶。芋头和紫薯蒸熟后加入炼奶压成泥,用做好的皮将馅包起来放入模具按压脱模即可。
活动最后,志愿者为同学们分发了月饼,并告知储存月饼的注意事项。
此次科普活动旨在促进同学们对中秋节的深入了解,充分挖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字|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文字记者 张睿莹
图片|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新闻记者 丁德征
审核|附属学校 喻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