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NEWS&EVENTS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绘制一柄油纸伞,撑起一种非遗文化——附校开展耕读学堂2020年第八期主题活动
来源:吴 澜 时间:2020-11-22

 

2020年11月20日下午,红杜鹃爱心社的志愿者们来到了华农附校,为附校的孩子们讲述油纸伞的文化历史及开展油纸伞彩绘的手工制作活动。本次耕读学堂由附属学校主办、红杜鹃爱心社承办。附属学校三、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悉心授课,在新时代感受传统之美

活动第一阶段,主讲老师刘欣然为孩子们介绍了油纸伞的“前世今生”以及各种伞的不同寓意。在讲课的过程中,刘老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展现油纸伞的特点与美感。一张张精美的油纸伞图片和一段优美的伞舞视频展示,不仅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而且加深了他们对这一古老工艺品的认识和理解。在抢答问题的环节,孩子们踊跃参与,齐刷刷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刘老师甚至无法分清是哪个孩子先举起了手。在问到“油纸伞是纸做的,那它为什么不会被雨打湿?”这一问题时,不少孩子立马答出了“油水分离”这一原理。而在讲到油纸伞在文学作品中的寓意时,刘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朗读了戴望舒的《雨巷》。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里,油纸伞在诗中所象征的朦胧美悄悄地埋在了孩子们的心田。

 

寓教于乐,亲手绘制油纸伞伞面

授课结束后,志愿者为孩子们分发了颜料、画笔和小纸伞,并陪在孩子们身边,时不时地提供指导帮助。刚拿到小纸伞,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撑开,还有的孩子把小纸伞当作竹蜻蜓一样在手中旋转……一时间教室里的氛围格外活跃。随着一盒盒颜料被孩子们蘸取、混合、涂抹,教室里出现了越来越多专注的小脸。在交流过程中,志愿者得知孩子们刚刚经历了“艰难”的期中考试,这次手工活动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放松。在这次志愿活动中,爱心社准备的小纸伞上已经印好了各种图样的轮廓,孩子们只要进行填色工作就可以了。但有的孩子别出心裁地在上面画上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也有孩子选择了“泼墨”式的创作方法。他们耐心地为自己的小伞上色,一张张白色的伞面随之绽放出了各异的色泽与活力。一度沉寂的传统文化在这一刻迸发出新的生机。

 

 

 

 

作者:华中农业大学红杜鹃爱心社

审核: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