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为落实“双减”政策,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附属学校开展了专题校本培训。此次培训由综合组承担,带领全体教师开展“双减”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并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将在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等方面的取得的成果进行分享交流。
教研活动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由刘逸菲老师做报告,她总结了综合组老师们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各学科中的实践心得。
首先是中考科目方面,如何能让学生减负增效,真正将学生的负担减下来,是一个严峻问题。物理、化学和道法老师们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探索出了如下作业设计方案。一是预习作业,这类作业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采取课时预习或者大单元预习,形式不再是单一的阅读教材。二是课堂作业,这类作业主要由探究新知识和当堂检测构成,一般用时在五分钟左右。三是课后作业,这类作业在于精挑细选,既要避免重复的机械化的作业题,还要结合课前作业、课堂作业内容整体考虑课后作业的设计,基本原则就是题目适量、目标明确、有弹性。四是专题复习作业,这类作业对学困生来说有很大的挑战性,特别是拓展型、探究型、创新型的题目,设计时注意难易分层,尽可能引导达到基础知识的巩固。
其次便是非中考科目方面,双减政策实施后,文件明确指出需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快乐并且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所以老师们不断地进行尝试,及时解决课堂模式调整后出现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落实,布置有层次性,有针对性的作业,引导学生与家长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将课程回归生活都是老师们主要采取的方法
最后是小学科学学科方面,老师们主要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实践为主,将科学课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并分别采取相应策略。在聚焦部分,主要以学生日常生活的出发,创设情景。在探索部分,主要以动手实践为主。在上学期学习双减文件后,本学期刘逸菲老师对自己的课堂安排做了一些调整,几乎每节课后都会给学生们布置一个小任务,主要通过做和说来完成,比如一年级学完给物体分类之后,布置回家整理书柜的任务,二年级运用课上学习的原理回家自己编一个关于磁铁的小游戏。
教研活动第二部分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对刘逸菲老师的报告进行了交流学习。
撰稿:苏小坡
审核:肖媛
编辑:田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