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下午,由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学校主办、华中农业大学红杜鹃爱心社本禹服务队承办的“耕读学堂”第23期在附属学校阶梯教室开展。本次活动中,本禹服务队与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协会的志愿者带领着孩子们绘制纸灯笼,迎接即将到来的国庆节。
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国庆知识科普和灯笼制作体验。
①国庆知识科普
活动开始,袁林林老师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国庆节期间大家要去干什么呢?”
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提出国庆假期要出去旅游,有的认为国庆假期可以去看看刚上映的电影,也有的表示国庆假期要回老家探望长辈。
大家的假期规划都非常丰富,根据大家的回答,袁老师给大家观看了国庆节的北京天安门景色与开国大典的视频,并且向同学们介绍了国庆节的来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国庆节。
②灯笼制作体验
在科普完国庆节的小知识后,袁林林老师对如何制作灯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志愿者们将颜料、纸灯笼、画笔分发给孩子们,并告诉了他们注意事项。
拿到材料后,孩子们都跃跃欲试,纷纷制作起灯笼来。在拼完一个个圆滚滚的白色灯笼后,他们拿出画笔为灯笼穿上“新衣服”。有的灯笼穿上了五颜六色的彩虹衬衫,有的披上了古色古香的梅花外套,有的套上了喜气洋洋的红色上衣。
大家都专心致志地绘制着,一些小朋友还在灯笼上写上了“国庆快乐”“国家昌盛”的祝福语。
绘制完灯笼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老师展示自己的成果,各种各样的灯笼就像一个个小太阳,给大家带来温暖,孩子们的笑容也像小太阳,给志愿者们带来了欣慰。
本次耕读学堂活动加深了孩子们对国庆节的理解,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并在制作灯笼的实践活动中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









文字:窦昕彤(红杜鹃爱心社本禹服务队)
图片:王树华 文敏 窦昕彤(红杜鹃爱心社本禹服务队)
审核:喻越(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