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烤过红薯吗?你了解红薯地底下的秘密吗?”9月29日至30日,由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学校主办、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三田创新工作室承办的耕读学堂“挖红薯·烤红薯”活动圆满完成。本次活动由三田工作室工作人员彭奕鸣主讲,五年级(1)班和七年级(1)班的学生们分别参加了本次实践体验。
活动首先是有关红薯知识的科普讲座。主讲老师彭奕鸣在教室中以动画、图片等形式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红薯的相关知识。小朋友们在课堂上开动脑筋,积极提问,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中认识了红薯的基本特征。
“这些是果实吗?”彭奕鸣指着土豆和胡萝卜提问,小朋友们议论纷纷。老师解释道:“它们都不是果实,土豆属于变态根植物,胡萝卜属于变态茎植物。”
随后,老师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它们的不同之处,以及它们各自的发育过程。当问及红薯时,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喊道:“红薯是变态根植物!”
最后,他以曼殊沙华和水仙花为例子,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理解茎和根的辨别方法。
“准备煤炭”、“挖红薯”、“挖坑”、“烤红薯”……了解完土法烤红薯的简单流程,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到田间分组体验挖红薯和烤红薯的乐趣。
背着铁锹,拿着铲子,撑着袋子,小朋友们整装待发,俨然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
开始挖红薯了!小朋友们四处翻找根部,找准位置用铁锹大力一挖,再用小铲子小心松土翻找。不一会,小朋友们的袋子里就装得满满当当了。
在志愿者们的保护和指导下,小朋友们来到指定地点烤制红薯。小朋友们仔细地挑选红薯,小心翼翼地用锡纸将其包裹,放入炭火堆中进行烘烤。待红薯熟了后取出,放置冷却,小朋友们便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的“战利品”了。剥开锡纸,红薯的香气喷涌而出,尝在口中的香甜与软糯令小朋友们倍感欣喜。
七年级的同学们突发奇想,将他们随身携带的零食稍加处理,便做成了烤棉花糖、烤海苔等“美味”。
华农附校的老师表示,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品质,还激发了创新和探索的兴趣。活动后,小朋友们还将剩下的红薯带回家,准备和家人们一起分享“胜利果实”。
据悉,本次“红薯盛宴,寻味童年”体验活动为三田创新工作室第三季耕读学堂首期课程。工作室作为华农专业师生团队建立的公益性社会服务组织,始终致力于自主开发和设计与现代农业自然科学知识相关的实践课程与课外活动,培育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








文字:窦化鹏 戚杰(三田创新工作室)
摄影:董超 蔡昕炜(三田创新工作室)
审核:喻越(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