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下午,由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学校主办、植科院三田创新工作室承办的耕读学堂2021年第1期活动在华农附校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课堂以“光合物语——海藻球生态瓶制作”为主题,为五年级学生们带来了一次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全新体验。本次课程由谭草意老师主讲。
课堂伊始,谭老师就向小朋友们提出了两个问题:“知道什么是生物吗?怎样才算是生物呢?”小朋友们积极思考、争先发言。“活着的”、“能动的”种种答案层出不穷,课堂氛围瞬间变得活跃起来。随后她从生活入手列举具体实例,通俗易懂地向小朋友们解释了“生物”的含义,并就此引申出“非生物”的概念,讲授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寓教于乐,增长了小朋友们的见识。
接下来,她通过图片分析向大家介绍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她利用ppt图片上的“绿叶、太阳、土地”等元素,生动形象地向大家介绍了植物“呼吸”的过程:“绿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在光的作用下,再吐出我们生活所需的氧气。”小朋友们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不仅认识到植物的“伟大”,还提高了保护植物、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随后谭老师重点讲解了生态瓶制作的原理——池塘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为随后生态瓶的制作奠定基础。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后,小朋友们观看了生态瓶制作的视频,熟悉相关制作过程和步骤。
工作室成员为小朋友们分发了制作生态瓶的材料,开始指导其制作生态瓶,小朋友们望着自己手中五彩斑斓的小石头、精致的瓶子和漂亮的水草,开始投入到生态瓶的制作当中。小心翼翼地撕开包装袋,小朋友们兴奋地将小石头先行铺入到瓶底,再利用镊子将水草等装饰物小心翼翼地摆放到瓶子里,形成美丽的景色。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边指导,一边还不忘帮小朋友们巩固知识。老师问道:“为什么要将真的水藻放进去呢?”小朋友们立即大声地回答:“是为了利用光合作用供氧!”有同学问道:“为什么还要往里面滴加营养液啊?”老师解释植物和我们一样,需要摄取必需的营养物质才能健康正常成长。一切准备就绪后,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向瓶内灌入了清水,滴入适量营养液,至此,一个美观而又充满科学感的生态瓶就制作完成了。
本次课程在欢乐的大合影后圆满结束。小朋友们通过本次课程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了解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同时表示今后会努力为保护植物、保护自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文字:窦化鹏
摄影:彭奕鸣
审核:喻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