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霏霏,雨雾弥漫。绵绵细雨丝毫阻挡不了华农附校数学组老师们学习与研讨的热情。3月16日下午,数学组老师们齐聚劝学楼306,展开以“学为中心”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李华副校长全程参与了教研活动。

首先由李秀娟老师给大家分享她在读书漂流活动中读到的华应龙的《我不只是数学》一书。给她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教学中,华老师将学生的错,作为珍贵的教学资源,她也将此书推荐给老师们。接下来,李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学习中心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如何谓“学习中心教学”?学习中心教学强调要将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当做课堂教学全过程中的目的性或本体性活动,而将教师的教导当做能引起和促进学生能动、独立学习的手段性或条件性活动。她还对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有哪些特征等进行了介绍。
李秀娟老师分享完读书心得后,大家一起观摩了课例《小数乘分数》。观摩过后,大家各抒己见,每位老师都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如:李秀娟老师提到本课中小组合作氛围很融洽,但老师的评价不是很多样化;王先梅老师就本课中如何体现个体差异进行了交流;李俊红老师认为该课“学为中心”体现得很好,强调转化思想,利用旧知解决新知,通过学生的探究讨论得出,要在计算方法上第一步就应该仔细观察,根据数据的特点来总结方法。施诗老师认为整个课堂互动充满了学生的声音,学生活动以后,谈感受,老师总结,在小结第一道题的方法时,除了转化成分数乘分数,小数乘小数外,还可以将学生所可能想到的方法都一一呈现出来;徐锐老师感受到本课体现学为中心很充分,合作探究了三次,比较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卢欢老师认为本节虽是计算课,但不管是从个体自学到小组互学再到全班共学,“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组织形式的建构是非常清晰的,在合作学习时提的要求也非常具体,这些方面对于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周立波老师在听了相关的理论与看完课例后,建议我们的研究要更倾向于某一个观点,切口要小。优化计算方式,没有绝对的标准,计算课我们应该落实在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上。同时,周老师还希望年轻老师们思考一个问题:在单位时间内如何提升自己的课堂效率,一节课下来后,要多反思。大家就这样,交流所学、所悟、所感,不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最后,李华副校长对这次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提出了指导意见。他指出,推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应始终占据教学主导地位,要备好教材,备好学生,还要备好方法,对问题要有充分预设。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课堂、扎实的课堂和充实的课堂。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从情感上说,应关注学生的发展,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得到愉快的体验;从过程上来说,应体现学生的参与及互动过程;从结果上来说,学生应学会弄通弄懂。他还向大家阐述了自己对于“学为中心”课堂流程模式的思考,即问题—自学—讨论—提问—解答—训练—引申。同时,李校长还对今后教研组建设寄予了殷切希望,希望数学组的老师们之间紧密合作,提升教研活动的深度和效度,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特色的数学课堂!


主题教研,我们在行动!也期待下一次的精彩!
文字:卢欢
审核:李华